清纯校花被脔日常H苏苏NP,爆乳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,青青河边草免费视频观看,亚洲 欧美 自拍 第15页

 
[字體 ] [打印] [關閉] 
當前位置 :首頁 他山之石
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工作呈現七大新亮點
來源:福建省科技信息研究所
時間:2012年1月9日
     
    

    2011年,根據市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,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工作按照“前瞻布局、強化優勢、彌補短板”的總體思路,開拓創新,上下聯動,突出重點,狠抓落實,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展,呈現出了七大新亮點。
    一是創新政策環境有新改善。研究出臺《廣州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總體規劃》,編制發布“十二五”科技發展規劃、“十二五”信息化發展規劃,召開了廣州市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大會。頒布了《廣州市信息化促進條例》,完成了《廣州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》調研和起草。研究提出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決定、建設“智慧廣州”意見、天云計劃、十大科技創新工程等重大政策,已報請市政府審定,天云計劃已獲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。 
    二是創新發展平臺有新突破。與國內知名大院大所大學合作,共建了北航廣州新興產業技術研究院、軍事醫學科學院華南分院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。省、市政府與國防科大、中山大學簽署了共建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合作協議,共同承擔國家11億億次高效能計算機系統研制項目。推進科技創新載體建設,推進天河智慧城、中新知識城、白云國際健康城等發展,支持番禺節能科技園形成地產資本、工業資本、金融資本、科技資本、人才資本“五資融合”的新模式。
    三是創新人才集聚有新舉措。引進了諾貝爾獎獲得者梅洛教授等9個創新科研團隊、14名領軍人才,分別占全省的45%和82.4%。實施“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百人計劃”,遴選支持了首批7名廣州市創新領軍人才和17名創業領軍人才。啟動珠江科技新星計劃,遴選出100名35歲以下科技創新精英。優化提升留交會辦會方式,整合成人才交流、創新論壇和成果展示“3+N”模式,創辦珠江創新論壇、中國廣州創新博覽會,實施海外人才創新創業的“紅棉計劃”,引進外籍創新人才,會議規模和層次創歷年之最。
    四是科技金融結合有新進展。推進國家科技金融結合試點城市建設,試點方案已獲科技部評審通過。優化政府科技投入模式,市、區科技部門聯動,投入近15億元,聯合設立了5只創業投資基金,吸引民間資本超過100億元。聯合市財政局設立了首期4500萬元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專項資金。大力推進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,今年先后有5家高新技術企業上市,重點培育的上市儲備企業30多家。
    五是國際科技合作有新亮點。聯合組建了中國—烏克蘭巴頓焊接研究院、 伯明翰大學廣州中心等一批國際合作創新機構,建立了 廣州—獨聯體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一批國際科技合作基地。啟動了廣州國際科技合作產業園、國際科技合作交流中心、國際人才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規劃建設。積極開展國際科技招商,全年累計完成國際科技招商項目71項,簽約金額116億元。
    六是高新技術產業有新發展。國家、省、市、區四級協同聯動,政產學研用相結合,重點推動平板顯示、新一代通信、電子商務、生物醫藥等10大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。1-11月,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品產值5736億元,同比增長15.8%,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0%。今年以來,先后獲批為“中國軟件名城”示范試點城市、國家“十城萬盞”半導體照明試點示范城市、國家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示范城市試點、中國音響之都等。
    七是智慧廣州建設有新成效。實施政府服務網上辦理二期工程,累計完成市政府服務全流程網上辦理事項205項。開全國先河,開通市民網頁,為 154萬市民提供300余項辦事結果查詢和180多項辦事結果主動推送服務。在越秀、海珠、番禺等區全面啟動社會保障卡(市民卡)發卡工作,發放社會保障卡 157萬人張。完成了天河智慧城等總體設計和試點建設。開展數字化城市管理頂層設計,推進城市精細化科學管理。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順利通過國家驗收。

   (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)



福建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版權所有  地址:福州市北環西路108號科技大廈
電話:0591-87883596 傳真:0591-87883592 技術支持:0591-87882027
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x768象素   閩ICP備11000919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