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日報訊 “全世界的城市都在試圖復制硅谷,希望能像它那樣出色地培育無數創業公司,發展上千億美元市值的科技公司。但到目前為止,只有一座城市成為了硅谷真正的競爭對手,這就是北京。”今年7月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》的一則報道引起業界廣泛關注。在日前召開的“創新驅動論壇暨長城戰略咨詢二十年慶典”上,長城戰略咨詢發布了最新研究報告。《報告》指出,改革創新、全球化、產業組織創新、區域個性這四個方面的“訣竅”,成就了包括北京中關村在內的一大批中國科技園區的發展。
第一,改革創新激發創業自由與發展活力。上世紀80年代,在中國深入進行經濟體制、科技體制改革的背景下,科技園區大膽創新、先行先試,鼓勵和扶持科技人員下海創業,推動科研成果向市場需要的技術、產品與服務轉移轉化,實現了創業自由,形成了科技創造財富的奇跡。園區管理機構也在營造創新創業環境的過程中,構建起“服務型政府”的管理模式,極大地解放了人和科技生產力,形成了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。
第二,全球化打開通往世界的大門。過去20多年中,中國科技園區一直和全世界最先進的生產力、經營模式、發展理念互動,與全世界重要的創新集聚區進行鏈接。從最初的技術再開發,到跨國公司的制造與研發雙轉移,再到今天的全球鏈接,科技園區從有限開放到匯聚全球資源,在全球化過程中持續受益。
第三,產業組織創新助推產業內生發展。中國科技園區充分遵循市場規律,在發起設立、運作機制、職能定位和治理結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組織的創新實踐,特別是緊抓產業組織創新的關鍵節點,在企業層面分類促進“創業-瞪羚-大企業”梯隊式發展,在產業層面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的新型產業組織,為產業集群的內生式發展提供了充足動力。
第四,區域個性在“平坦世界”上創造“尖峰”。在創新全球化背景下,產業價值鏈在不斷分解的同時又在空間上不斷集聚,推動著區域個性的形成。中國科技園區之所以能夠快速崛起,其關鍵就在于基于自身的區域優勢,大力發展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特色品牌產業,塑造出區域個性,成為“平坦世界”的“尖峰”。
文章來源于 中國科技網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