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總體部署,緊緊圍繞創新型省份建設、區域創新協調發展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,2017年1—5月份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,為全省經濟穩增長、調結構作出了應有的貢獻。
一、高新技術產業總體運行良好
從總體上看,全省高新技術產業保持良好開局。據2017年1—5月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快報,2017年1—5月,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累計實現產值8186.7億元,比上年同期增長20.9%;累計實現增加值1754.5億元,比上年同期增長15.3%,增幅高于全省規上工業6.9個百分點,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從上年同期的54%提高到68.4%,提高14.4個百分點,為全省工業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助力。
二、新材料、新能源和輕工紡織等產業發展較快
據統計,1—5月,新材料、新能源和輕工紡織等產業增勢較快,增速均高于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平均增幅,對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長貢獻度持續提升。其中,材料和新材料產業實現增加值335.1億元,同比增長27.9%,高于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平均增幅12.6個百分點;能源與新能源產業實現增加值70.4億元,同比增長26.8%;輕工紡織產業實現增加值4.1億元,同比增長21.3%。
三、合蕪蚌三市繼續領先,后發地區發展勢頭強勁
從地區實力上看,合蕪蚌三市繼續走在全省其他地區的前列,1—5月份合蕪蚌三市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4848.3億元,增加值1037.4億元,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5.7%和12.8%,占全省比重分別達59.2%和59.1%。
從增加值上看,合肥、蕪湖、蚌埠三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位居全省前三位,為安徽省穩步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提供扎實基礎。
從發展潛力上看,阜陽、池州、馬鞍山、宿州和宣城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幅位于全省的前五位,其中,阜陽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較上年同期增長61.4%,增長強勁。黃山、合肥、淮北、亳州和銅陵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幅位于全省的后五位。
|